变形记:从难行到坦途
安全出行
始终是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
长期受行车荷载与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
农村公路路面极易出现坑洞、裂缝、凹陷等病害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小毛病”
不仅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
更制约着城乡发展步伐
影响城市整体形象
近日,随着最后一段沥青路面摊铺完成,由三江集团港建公司负责实施的顺南至石鼓大桥段(老宜南路)、刘石路、邱石路三条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正式竣工。总长15.3公里崭新的“黑化路”,不仅为三江新区交通网络织就了新脉络,更成为沿线16700余名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“快车道”。
据了解,此次改建的三条道路均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,采用双向两车道布局,总里程达15344.68米。行驶在改建后的顺南至石鼓大桥段(老宜南路),平整黝黑的沥青路面延伸向远方,道路标线清晰笔直,崭新的交通标志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“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,一到下雨天就积水,车子根本不好走。”家住沿线的村民张大姐回忆道,“现在好了,路面又平又宽敞,骑电动车都稳当多了!”
自今年2月份破土动工以来,施工团队科学倒排工期,采取分段施工、交叉作业等方式,全力推进工程进度。“我们总共投入了40余台机械设备、120余名施工人员,24小时轮班作业,就是为了让群众早日走上‘安心路’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道。施工过程中,团队聚焦路面病害治理、道路黑化、标志标牌完善三大重点,对原有破损路基进行全面修复,铺设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,并增设波形护栏、警示桩等安全设施,全方位提升道路通行质量与安全系数。
道路通则百业兴。三条公路的改建不仅彻底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,更将成为当地农产品运输的“加速带”与乡村旅游开发的“助推器”。港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深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以“四好农村路”标准推进更多民生工程,让一条条“畅、安、舒、美”的农村公路成为连接城乡的经济纽带、服务群众的民生桥梁,为乡村振兴铺就坚实道路。
撰稿人:李金洲
审核人:古瑞阳
签发人:吴俊江